一、造紙廢水的水質特性
造紙廢水產生于制漿、抄紙、涂布等全生產流程,因原料(木漿、草漿、廢紙漿)和工藝差異,水質呈現顯著多樣性,核心特性如下:
懸浮物含量極高:含大量纖維碎屑、填料(碳酸鈣、滑石粉)、顏料等固態雜質,制漿廢水懸浮物濃度可達 5000-30000mg/L,抄紙廢水也常超過 1000mg/L,易造成水體渾濁和設備淤積。
有機污染物復雜:含有木質素、半纖維素、樹脂酸等難降解有機物,以及制漿用的燒堿、硫化鈉等化學藥劑,化學需氧量(COD)波動范圍大,制漿黑液 COD 可高達 100000mg/L 以上,中段水 COD 約 1000-3000mg/L。
色度深且穩定:木質素及其降解產物導致廢水呈黑褐色或黃褐色,傳統處理方法難以有效脫色,直接排放會嚴重影響水體透光性,破壞水生生態。
酸堿失衡顯著:制漿階段(尤其是化學制漿)產生強堿性廢水(pH 值 10-14),而漂白、抄紙調節等環節可能產生酸性廢水,酸堿沖擊易影響處理系統穩定性。
含毒性物質:漂白工藝使用氯氣、二氧化氯等藥劑,產生可吸附有機鹵化物(AOX)、呋喃等毒性物質,具有 “三致” 風險,對人體和生態環境危害極大。
二、核心工作原理:分級凈化與資源化結合體系
造紙廢水成分復雜且污染物濃度差異大,需采用 “預處理→核心生化處理→深度凈化→固廢資源化” 的階梯式工藝,實現污染物逐級去除與資源回收,具體流程及原理如下:
(一)預處理階段:去除懸浮物與回收資源,降低處理負荷
此階段是造紙廢水處理的 “成本控制關鍵”,核心為分離可回收資源與去除大顆粒雜質,主要工藝包括:
格柵與篩網過濾:制漿車間出口設置粗格柵(柵距 10-50mm)去除樹皮、木塊等大尺寸雜質;抄紙廢水經細篩網(孔徑 0.1-0.5mm)過濾,回收纖維碎屑(回收率可達 80% 以上),回收的纖維可返回抄紙機再利用,降低原料消耗。
沉淀與氣浮:采用平流式沉淀池或高效氣浮機處理篩網出水,通過重力沉降或微氣泡吸附,去除懸浮纖維、填料等雜質,使懸浮物濃度降至 500mg/L 以下。氣浮機尤其適用于輕質懸浮物(如短纖維),通過投加聚合氯化鋁(PAC)等混凝劑,提升去除效率。
中和調節:在調節池內投加硫酸、鹽酸(處理堿性廢水)或氫氧化鈉、石灰(處理酸性廢水),將 pH 值調節至 6-9 的適宜范圍;同時通過曝氣攪拌混合不同時段廢水,平衡水質水量,避免后續生化系統受沖擊。
制漿黑液預處理:化學制漿產生的黑液需單獨處理,先通過蒸發濃縮(將固含量從 15% 提升至 60% 以上),再送入堿回收爐燃燒,回收燒堿(回收率可達 90% 以上)和熱能,實現 “以廢治廢”,是制漿企業的核心環保工藝。
(二)核心生化處理階段:降解有機污染物,凈化核心環節
利用微生物代謝作用分解復雜有機物,是降低 COD、BOD₅的 “核心中樞”,需根據廢水濃度選擇厭氧、好氧或組合工藝:
厭氧處理工藝
適用場景:高濃度有機廢水(如制漿中段水、濃縮后的黑液,COD>3000mg/L)。
核心設備:UASB(升流式厭氧污泥床)、EGSB(膨脹顆粒污泥床)。
工作原理:在無氧環境下,厭氧微生物分階段降解木質素、半纖維素等有機物:產酸菌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為有機酸、醇類;產甲烷菌進一步將其轉化為甲烷和 CO₂。該工藝可去除 50%-70% 的 COD,產生的沼氣可作為鍋爐燃料,降低能源成本。
好氧處理工藝
適用場景:中低濃度有機廢水(如厭氧處理出水、抄紙廢水,COD<3000mg/L)。
核心設備:氧化溝、SBR(序批式活性污泥法)、生物接觸氧化池。
工作原理:在有氧環境下,好氧微生物以有機物為營養源,通過有氧呼吸將其氧化為 CO₂和 H₂O。以氧化溝為例,采用低速轉刷曝氣,形成循環水流,微生物在溝內形成活性污泥,廢水在溝內停留 8-16 小時,COD 去除率可達 80%-90%;生物接觸氧化池則通過填料附著的生物膜強化降解效果,耐沖擊負荷更強。
厭氧 - 好氧組合工藝
采用 “厭氧預處理 + 好氧深度處理” 的串聯模式,先通過厭氧工藝降低高濃度 COD,再通過好氧工藝去除剩余有機物,總 COD 去除率可達 95% 以上,同時減少好氧階段的曝氣能耗,是當前造紙廢水處理的主流方案。
(三)深度處理階段:脫色與除毒,保障達標回用
生化處理后廢水仍殘留色度、AOX、微量有機物及懸浮物,需通過深度處理實現嚴格達標或回用:
脫色處理:采用混凝脫色(投加硫酸亞鐵、聚合氯化鋁)、活性炭吸附或臭氧氧化,去除木質素降解產物等發色物質,使廢水色度從數百倍降至 50 倍以下。臭氧氧化還可破壞 AOX 等毒性物質,提升水質安全性。
高級氧化:針對難降解有機物和 AOX,采用芬頓氧化(H₂O₂+Fe²⁺)、光催化氧化等技術,產生強氧化性羥基自由基,將污染物徹底礦化為無機物,AOX 去除率可達 70% 以上。
精密過濾與膜分離:采用石英砂過濾器、超濾(UF)、反滲透(RO)等設備,去除細小懸浮物、膠體及溶解性鹽類,反滲透出水可直接作為抄紙工藝用水(回用率可達 70% 以上),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。
(四)固廢與廢液處置階段:減量化與資源化,杜絕二次污染
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、廢渣需妥善處置,實現 “變廢為寶”:
污泥處理:生化處理產生的活性污泥、預處理階段的纖維污泥,經板框壓濾機脫水(含水率降至 80% 以下)后,可與樹皮、木屑混合制成燃料棒燃燒,或經堆肥發酵后作為園林綠化用肥;含重金屬的污泥則送危險廢物處理中心固化填埋。
黑液廢渣處理:堿回收爐燃燒產生的綠泥(含氫氧化鐵)、白泥(含碳酸鈣),可分別回收鐵鹽和碳酸鈣,碳酸鈣可作為抄紙填料回用,降低原料采購成本。
三、核心優勢:貼合造紙行業需求的技術特性
造紙廢水處理設備針對其高懸浮物、高 COD、深色度的特點,相比通用污水處理設備,具有以下核心優勢:
(一)資源回收能力強,降本增效顯著
預處理階段通過篩網、沉淀等工藝回收纖維,回收率可達 80% 以上,按年產 10 萬噸紙企計算,每年可節約木漿原料數百噸,降低原料成本超百萬元;
制漿黑液經堿回收工藝回收燒堿和熱能,燒堿回收率達 90% 以上,同時減少化石能源消耗,實現 “環保與效益雙贏”;
深度處理后的出水回用率可達 60%-90%,大幅降低新鮮水用量,尤其適合水資源短缺的華北、西北等地區造紙企業。
(二)污染物去除徹底,達標穩定性高
采用 “厭氧 + 好氧 + 深度氧化” 組合工藝,對 COD 的總去除率可達 95% 以上,BOD₅去除率超 90%,處理后出水 COD 可穩定控制在 80mg/L 以下,遠低于《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 3544-2008)的限值要求;
針對性配備脫色與 AOX 去除單元,色度去除率超 80%,AOX 排放濃度低于 10mg/L,解決了造紙廢水 “黑臭” 與毒性難題,避免環保處罰風險。
(三)耐沖擊負荷強,適配水質波動
調節池設計容積可滿足 8-12 小時水量緩沖,結合曝氣攪拌功能,能有效應對制漿、抄紙工序交替產生的水質水量波動;
生化系統采用厭氧顆粒污泥與好氧生物膜結合的復合工藝,微生物種群豐富,對 COD 濃度突變(如從 1000mg/L 驟升至 3000mg/L)的適應能力強,不易出現污泥流失或處理效率下降。
(四)運行成本低,運維便捷
厭氧處理階段產生的沼氣可替代燃煤供鍋爐使用,降低能源成本 30% 以上;好氧工藝采用高效微孔曝氣器,氧利用率達 25% 以上,相比傳統曝氣節能 20%-40%;
核心設備(如 UASB 反應器、氧化溝轉刷)結構模塊化,故障率低,且配備 PLC 自動控制系統,可實時監測進水流量、COD、pH 值等參數,自動調節藥劑投加量和曝氣強度,減少人工運維工作量,單人可管理多套系統。
(五)合規性與擴展性優,適配行業發展
處理工藝完全符合國家及地方環保政策,可根據不同地區的特別排放限值(如長三角地區 COD≤60mg/L)靈活調整深度處理單元,確保穩定達標;
設備預留工藝升級接口,未來可便捷增加脫氮除磷單元(應對總氮、總磷指標加嚴)或提升膜分離系統(提高回用率),避免因環保政策變化導致的重復投資;
支持環保數據實時上傳至生態環境部門監控平臺,滿足 “智慧環保” 監管要求,助力企業申報綠色制造體系認證,提升行業競爭力。
北京中天恒遠聯系方式:
技術經理:186-1009-4262
電話微信:186-1009-4262
咨詢電話:010-8022-5898
造紙廢水處理設備工作原理及核心優勢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啦。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軟化水設備、除氧器,加藥裝置、定壓補水裝置,反滲透設備、污水處理設備等,歡迎關注北京中天恒遠官方網站。我們將持續更新專業的技術文章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